稳定土拌合站 全媒体记者田代明实习生胡楠通讯员胡兴明 “一红一绿”品牌自2018年4月28日在东湖成为国事活动茶叙用茶以来,州委、州政府审时度势,在全州上下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推介活动和品牌保护工作。今年,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恩施玉露”和“利川红”授权生产范围已成功扩大至全州8县市的91个乡镇。 近年来,各级政府和广大企业对品牌建设的认识有了显著提高,但在区域公用品牌认识和使用上仍存在误区,“恩施玉露”“利川红”金字招牌需要品牌使用管理办法的保驾护航。 为加强“恩施玉露”“利川红”品牌使用管理,规范产销行为,维护市场信誉,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恩施茶产业协会制订了《“一红一绿”品牌使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一红一绿”全州授权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办法》整体原则按照州领导指示和茶产业协会意愿,坚持生产管住、销售管活、市场管好,推动产业进一步规范、高效、健康发展。 “《办法》不是枷锁,而是‘一红一绿’品牌和茶产业的‘防弹衣’。”州茶产业协会秘书长胡兴明说。 针对一度出现的品牌管理乱象,协会请教专家、联合政府,实地考察、修订新规,在企业诚信经营、维护品牌信誉上下足功夫,对企业开展不定时抽查考核。 品牌强则企业强,品牌乱则企业弱。《办法》不仅对从生产到流通再到消费者整个链条的监管,也包括对整个茶叶生产和销售系统的监管,实行最严的监管措施、最严的问责制度和最严“十个处罚”。 产业发展到哪里,管理就跟进到哪里。较之旧版,《方案》紧跟茶产业新势头在量化条件上作出了升级和修订,针对州内生产性主体的企业,品牌授权对象主要分为两类:一为手工生产,二为机械生产或半机械半手工生产。 品质是品牌建设的底线和起点,好品牌要靠过硬的质量来维持,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在于实行标准化生产。2023年,“恩施玉露”特品将会成为最新势头,企业要想做出光滑而紧致的特殊品质,精揉机必不可少。因此,企业必须在量化条件上紧跟时代步伐。 “生产规范、设备升级……量化标准根据品牌建设、企业条件正在一步一步提高。”《方案》与《办法》的珠联璧合,“一红一绿”飘香世界不是梦。 2020年3月,“一红一绿”品牌迎来了一批盟友;2021年11月,“新血液”携新规而入,老盟友该如何应对新标准? 《方案》规定授权企业使用资格在两年有效期内仍予以认可,有效期过后,企业符合新的条件和规格的,需再次申请续签,接受考核。 “给出整改期和发展期,让企业在享受品牌红利的同时,自主提高承担更新、升级的责任意识,为品牌、为自身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胡兴明解释。 专业人才是企业的“润滑剂”,茶叶人才是茶企业的“基础设施”,怎样衡定茶叶加工人员是企业加入“一红一绿”品牌的关键一步。 《方案》要求,一名加工人员只能签约一个企业。加工人员需要提供以下至少一种资格证明:非遗传承人认证证书;“恩施玉露”“利川红”制作培训结业相关证明;具备茶叶加工工职业技能证书,才能予以认可。 近年来,恩施职业技术学院硒茶学院与人社部门联合开展免费培训班。截至目前,州内培训达到近2000人。 “标准是一种鞭策,企业要不断提高基地加工水平。”“恩施玉露”“利川红”作为高端茶叶品牌,企业必须同保护饭碗一样,保护好“一红一绿”金字招牌。有稳定的核心基地才有稳定的原料来源,才能保证产品的稳定和品质的稳定。预计2023年,将会新增有机或绿色认证基地的授权条件。 (文章来源:恩施日报) 文章来源:恩施日报![]()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