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投资 https://www.touzitop.com/ ■祥平街道是同安城区拓展区、中心区。陈嘉新摄 ■祥平凤祥志愿者服务文明创建。 黄文水摄 ■祥平是同安文教新高地。陈嘉新摄 祥平街道地处同安区核心位置,是同安政治、文化、教育中心,还是同安城区拓展区、中心区,新城区与老城区的过渡地带,城区有机更新的主区域。“二十年风华正茂,二十年精雕细刻,祥平街道作为同安最年轻的街道,始终肩负使命、勇毅前行。”祥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朱水鑫说。 朱水鑫于去年8月份履新祥平街道。“业精于勤,事成于细,祥平发展先谋后动,需要统筹谋划、锐意进取,抓铁有痕谋发展,踏石留印促突破。”他说,祥平依山面溪傍海,城乡深度融合,今后有望在连片开发、城区有机更新、社会治理创新、基础配套设施完善等领域积蓄动能,在新起点上助推同安高质量发展超越。 记者黄文水颜梅丽 通讯员林冬生赵菁菁 统筹谋划 全力以赴服务征拆保障连片开发与城区有机更新 “这是西湖片区项目,目前街道正大力推进土地征收工作,接下来,该片区将集中、连片、规模开发,从而加速祥平街道的城市化进程。” 昨天,朱水鑫指着办公室墙上的多幅祥平街道平面图告诉记者,每张图都对应推进中的重点项目和重点片区,“我们精准地把握祥平自身定位,可以预见的是,未来10年,城市有机更新将是祥平发展的主线,现在我们要着手的是科学谋划、提前布局、拉开框架。”朱水鑫胸有成竹地说。 朱水鑫说,西湖片区地处祥平南部,也是同安老城区与环东同安新城的过渡带,规划有住房、教育、商业中心、地铁等项目,是祥平街道乃至同安接下来重点发展的片区,往南向海发展,将为祥平街道城市化进程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据统计,西湖片区涉及土地征收面积约640.17亩,房屋征收面积约14.5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已签约土地587亩,房屋征收签约正在稳步推进中。 城南片区也是祥平街道推进连片开发和老城有机更新的代表项目,该片区紧邻同安区政府所在地,比邻同集路,周边有厦门市第三医院、同安区阳翟小学、BRT枢纽站,以及规划中的地铁站等优质资源,发展潜力巨大。项目涉及土地总面积约29.92万平方米,房屋征收面积约42.72万平方米。截至目前,项目土地已签约21.79万平方米,已签约房屋面积约29.82万平方米。 “祥平拥有特殊的区位优势,我们准确定位、精准发力,开发连片成势和城区有机更新将是祥平发展的‘重头戏’。”朱水鑫介绍,做好征拆服务是项目有序推进的有力保障。今年以来,同安区对各街(镇)征拆排名的四项指标中,连续多个季度,祥平街道四项指标排名均位列全区前三名,有力保障了辖区各大重点项目的快速推进。 “任务能够高效完成,人员是第一要务。”朱水鑫说,祥平街道统筹谋划、序时推进,重视抓好队伍作风建设、层级管理,紧盯规范管理,健全工作机制,细化任务分解,压实工作责任,从而提高队伍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有力、有序、有效地完成征拆任务。 创新治理 构建大数据平台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 成立20年来,在一任又一任领导班子的接续奋斗中,祥平变得越来越美。朱水鑫这样形容祥平:“有山有溪又有海,有城有乡还有过渡带,多元多彩的祥平已成为宜居宜业之城区,同时集聚了交通、教育、医疗、商业等优质资源和优势,让安家祥平、创业祥平的人纷至沓来。” 随着城区规模不断扩大,常住人口持续涌入,祥平街道面临的社会治理挑战压力与日俱增。据统计,截至目前,祥平街道常住人口已超过18万人。朱水鑫说,在社会治理方面,祥平街道立足街情,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持续探索创新,推动城市治理精细化、网格化、科技化、信息化,并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祥平经验”。 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街道依托网格化推动社区治理水平迭代升级,把人、地、事、物、组织五要素整合纳入网格,通过资源整合、日常巡查,及时发现问题,排查隐患,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街道还创新性地通过科技平台助力城市管理,依托大数据平台,构筑“镇街+驻街部门+村居+网格员”四级联动,通过平台下发事件流转,实施网格化闭环管理,完成“村居吹哨,部门报到”的协同推进,强化文明创建的网格常态化管理。该平台有效解决了无人发现、无人解决、无人协调等痼疾,基层社会服务实现扁平化管理,目前该模式已在凤祥、芸溪等社区推广。 社会治理水平持续攀升,群众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触手可及。在2021年上半年市对镇街“平安三率”测评中,祥平街道三项指标综合成绩位列同安八个镇街第一名。 祥平街道还持续推进社区整合与发展。今年以来,西溪社区、祥平社区整合为西溪社区,新成立凤岭社区和祥丰社区。至此,祥平街道社区(村居)数量增至18个。 挖掘历史 根植文化沃土 在新起点上面向未来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朱水鑫介绍,古往今来,祥平街道枕山面海,地处海洋文明深入同安内陆的连接带,是同安内引外联的大通道,衍生了丰厚的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草仔市古码头、祥平龙窑、制糖遗址、阳翟学校等历史遗存,以及大笼甜粿、锡雕、薄饼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0年来,祥平街道在非遗传承方面卓有成效。比如,2018年“大笼甜粿传统制作技艺”入选第六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此前,在街道和社区的重视下,该项目于2013年入选市级非遗名录。 再比如祥平街道祥桥社区的郑天泗和庄亚新夫妇,他们匠心独运,重铸锡魂。在祥平街道和同安文化部门的关心扶持下,这对夫妻于2017年分别成为同安锡雕省级、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让断层百年的同安锡雕得以“复活”。他们的守艺故事还登上了《人民日报》。 舌尖上的厦门,有一种味道不能忘却,那就是薄饼。2017年,祥平街道薄饼制作技艺入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吴招治成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在街道的关心和扶持下,“薄饼嫂”一直在传承同安味道。 “文化厚植自信,文化引领发展。”朱水鑫说,祥平的发展离不开深厚的文化土壤,同历史对话,祥平才能够更好地把握当下。回顾祥平街道20年发展历程,正是为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地面向未来。 ▼同安锡雕断层百年再延续。 何东方摄 (文章来源:厦门晚报) 文章来源:厦门晚报![]()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