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腾讯这是要脱虚向实?

2022-01-08| 发布者: 小鸭资讯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新年第一天,腾讯《助力实体经济》品牌片,在央视新闻联播前的时段播出。镜头扫过山川大地、城市乡间、工矿......
云影视免费在线看最新电视剧 https://www.yundy.cc

  新年第一天,腾讯《助力实体经济》品牌片,在央视新闻联播前的时段播出。镜头扫过山川大地、城市乡间、工矿厂房,腾讯拥抱产业互联网,以数字技术助力实体经济,开启新的一程。

  十年前,《弹指间心无间》品牌片推出,腾讯用了亲情、爱情和友情三个故事,与“人心”相连。那一年,腾讯提出了开放战略,定位为“连接者”,走出3Q大战的阴霾,彻底转身。

  十年间,腾讯从用户的“连接者”转型为行业的“连接者”,现在再次宣告:要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服务者”。

01

  虚实之辩

  这则《助力实体经济》的品牌片,可以看作是腾讯对过去三年的一次成果汇报。

  2018年9月,腾讯战略升级,明确“拥抱产业互联网”,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针对制造、教育、医疗、出行、零售等实体行业提出解决方案。

  正如这则品牌片中所提及的,在过去三年里,腾讯“以大数据助力农业自动化种植,以人工智能为生产线守住安全防线,智慧零售让两平米小店在线上做大生意……”

  而就在这次调整的前一年,2017年初,中国曾掀起一轮“虚实经济”之争。“虚拟经济”重要,还是“实体经济”重要?产业界、理论界卷入其中,知名企业家、经济学家、行业观察者、媒体纷纷下场,由此引发了一场大辩论。

  这场辩论的背景是,之前一段时间,中国的互联网经济爆发性增长,相比之下,实体经济却显得落寞。是否过于重视互联网产业,而轻视实体经济?虚实之辩的背后,是中国经济的道路选择问题。

  辩论之中,共识逐步产生:两者并非完全对立,而是可以互补。

  此后不久,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同时,“数字经济”也被首次写入。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马化腾发表了看法,“‘互联网+’是手段,数字经济是结果,网络强国是目的,一脉相承。”

  一年之后的9·30变革,腾讯将旗下toB业务汇集到一起,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正式进军“产业互联网”。这一举措,可以看作腾讯对“虚实之辩”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当国外互联网公司热衷于完全虚拟的“元宇宙”,腾讯正在协助中国的实体经济,与数字技术加速融合。

02

  动能转换

  “数实融合,正从选答题变成必答题。”不久前,腾讯提出了一个新观点。

  为什么是“必答题”?

  如果说2017年初的“虚实经济”之辩,还是产业发展的优先级之争。时至今日,中国经济还面临一个更加严峻的问题:经过40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已经基本结束。

  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完成工业化进程之后,还能保持3%左右的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速。

  中国需要完成“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制造业转型、“再工业化”,而这需要新的基础设施。

  腾讯正在发力“新基建”,助力中国经济的新旧动能转换。

  2020年5月,腾讯宣布五年投资5000亿元,发力“新基建”。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5G网络、量子计算,这些都将是腾讯的重点投入领域。两个月后,腾讯清远云计算数据中心悄然开服,这是腾讯云首个容纳百万服务器的数据中心集群。

  而从大国竞争的角度,“新基建”、“新智造”为代表的“数字化转型”将成为未来的胜负手。

  回顾历史,英国抓住蒸汽机革命的机会,美国抓住了电汽化、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分别成为世界强国。对于中国来说,需要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会。

  这是一场以软件和算法为基础的革命,比如汽车行业,正在掀起一场“智能汽车”的百年变革。而软件技术,正是腾讯等互联网公司积累二十多年的优势,在市场竞争中锤炼出了与世界比肩的数字技术能力。

  腾讯的定位非常清晰,做各行各业的数字化助手,用数字技术能力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助力中国经济转型。

03

  挽起裤腿

  腾讯开始挽起裤腿、卷起袖口,下农村、入工厂、进企业,心态和方法的转变注定不易。

  业内也有同样的看法。在2018年,腾讯宣布进入产业互联网之时,业内就有评论:腾讯缺乏toB的基因,转型困难。

  没有太强的toB基因,腾讯并非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进入“产业互联网”,相当于腾讯的又一次创业,需要像武侠小说中周伯通那样,练就“左右互搏”的功夫,才能在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领域都挥洒自如。

  腾讯的产业基因,部分来自于十年前腾讯通过开放战略,服务行业伙伴所带来的经验,比如腾讯云正是诞生于此,而更多能力则需要腾讯重新建立。腾讯需要做很多没做过的事,建立不具备的能力。

  “右手”的消费互联网,腾讯已经行业领先。“左手”的产业互联网,腾讯通过搭建中台、知识库、产业生态等方式逐步解决。

  现在,腾讯正在与三一重工、宁德时代、玲珑轮胎等制造业企业合作,帮助他们搭建数字化、智能化、全球化的智能制造系统。腾讯云拥有9000多家合作伙伴,在30个行业推出超过400个联合解决方案,三年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成绩单。

  以数字能力助力实体经济,这是一个变化的侧影:以腾讯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公司,正在从抓住社会红利的“获益者”,转变为开创时代新局的“共建者”。

04

  社会服务者

  腾讯服务的,不仅是实体经济。

  2021 年4月,腾讯进行历史上的第四次战略升级,提出“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战略,首期投入500亿元用于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8月,腾讯再次宣布追加500亿元,启动“共同富裕专项计划”。

  现在,腾讯已经与中国社会融为一体:腾讯的用户覆盖中国绝大多数民众,腾讯与中国社会的关系,已经跨越利益,进入命运共同体阶段。

  与社会融为一体,就意味着,要承担起完善社会基础建设的任务。只有中国社会进一步成功,腾讯才能再向前继续发展。

  助力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投入1000亿到基础科学、教育创新、碳中和、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看似与腾讯不相关,但却与腾讯扎根的中国社会密切相关。腾讯选择主动成为“中国社会的服务者”。

  过去短短二十多年里,在技术浪潮和人口红利之下,头部互联网公司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成长为一种几乎服务全民的新型科技公司。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在数字技术的浪潮之中,互联网科技公司都应该去思考,如何能为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国大地承担更多,反哺更多。

  这个问题,腾讯在十年之后,酝酿三年的这则品牌片中给出了答案。

(文章来源:企业思想家)

文章来源:企业思想家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小鸭资讯网 X3.2  © 2015-2020 小鸭资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