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林向荣战死,18年后徐向前遭质问,毛主席:战争年代谁家不死人?

2022-01-09| 发布者: 小鸭资讯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1949年4月24日,一九七师五八九团一营指导员葛和睦高举着一面满是弹孔的红旗,率领2个连,冒着枪林弹雨,将红......
白癜风怎么治疗

1949年4月24日,一九七师五八九团一营指导员葛和睦高举着一面满是弹孔的红旗,率领2个连,冒着枪林弹雨,将红旗插到了太原城头上,此举也标志着历时6个月的太原战役结束。

为何一个小小的太原城会打这么久?原因很简单,这是山西王阎锡山经营40多年的老巢,在这里,晋绥军构建了4个守备区,并且设置5000多个碉堡以及暗堡,再加上太原城内的顽敌死守,打的是异常艰难。

这一战,我军损失4万5千余名战士和支前民工,这在解放战争中的攻坚战役中,是最为惨烈的一场,也是在这场战役中,林彪失去了小自己9岁的四弟林向荣。

提到林彪,经常被一同提起的,是堂兄林育英、林育南,林育英因毛主席亲自执绋抬棺,闻名天下,而林育南,则是我党早期领导人之一,曾担任中共湖北省委代理书记、中华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秘书长、全国苏维埃准备委员会秘书长等职,可惜由于叛徒出卖,于1931年,在上海龙华英勇就义。

比起林彪、林育英、林育南三人,林向荣几乎没有什么名气,但他却是林家唯一一位在战场上牺牲的,同样为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林彪姊妹6人,除了长姐和幼妹,中间是兄弟4人,分别是庆佛、育容、育菊、向荣,老二育容,便是后来的林彪。

在兄弟四人中,林彪与林向荣与母亲长得最像,但他们却性格迥异,林彪沉默好静,林向荣活泼好动。

大革命时期,林彪离开家乡,报考了黄埔军校,先是北伐战争,紧接着跟随红军上了井冈山,四处征战,十余年间,几乎与家中断绝联系,直到1937年初,三弟育菊到达延安,见到林彪,家人才得知他的消息。

这次见面,时任红军大学校长的林彪向弟弟介绍了全国的革命形势,并将“招生简章”让弟弟带回去,帮忙宣传。

家乡的四弟林向荣看到招生简章后,很是欣喜,带着侄子林欣然、外甥陈得之等8人,便奔赴延安。

到延安后,林向荣被安排进了抗日军政大学,虽然当时的林向荣已经20出头,但还是像个孩子一样。

1938年,因为腰部在山西战场上受伤,林彪返回延安休养,林向荣去看望林彪时,竟然还张口向二哥要钱花,但被林彪拒绝:“我虽然是师长,也没有钱,你得好好过艰苦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

在组织的教育下,这位林家少爷,思想很快得到提升,从学校毕业后,林向荣坚决要求上前线抗日,最终被分配到晋察冀军区第三分区。

作为林彪的弟弟,林向荣同样很有军事天分,短短五六年时间,便从副连长升任晋察冀军区三分区警备七团团长。

解放战争打响后,林向荣所在的部队被改编为66军,林向荣担任197师590团首任团长,先后参加解放石家庄、绥远、天镇、丰镇、应县、集宁等地的战斗。

平津战役时,林向荣所率的团参加张家口战斗,并生擒国民党师长张进修、副师长梁超,名噪一时,紧接着,便是太原会战。

太原会战的前期指挥是徐向前,但面对阎锡山留下的强大防御体系,以及城内的10万守军,解放军只能采取层层推进,围困、瓦解,逐步削弱的策略。

因为繁重的战事,徐向前的身体出了状况,咳嗽不止,头疼欲裂,但他依旧在坚持,直到三大战役结束后,彭德怀于3月28日到达太原,看望徐向前时,在徐向前的挽留下,才接过攻打太原的重担。

3月29日,阎锡山以到南京商谈“党国大事”的借口,离开了太原,得知消息的解放军,对太原加大了攻势。

4月19日,在对太原发动总攻之前,林向荣所在的197师占领了阳曲镇,并在接下来的一场战斗中,击毙了敌暂编39师师长刘鹏翔,成功与198师回合,合兵一处后,部队沿着铁路向南进发,一直打到太原北郊的化工厂。

这一带,是国民党北郊防线的核心据点,本以为会有一场硬战,结果这时候,对面的敌人却打出了白旗,还用扩音器喊道:“我们同意休战,请贵军师级长官前来商谈受降事宜……”。

听到这一消息的林向荣,立马就察觉到了不对,能守卫如此重要位置的,必然是阎锡山信任之人,如何会轻言放弃?

因为心中疑虑,林向荣主动请缨,决定带着2个排的士兵,去试探敌人虚实。

果然如林向荣所料,当他们一行人到达一个三面受到交叉火力威胁,又无险可守地“绝地”时,敌人发动了进攻。

虽然听到枪声后,后续部队立即出击接应,可惜为时已晚,林向荣在交火时试图救下中弹的警卫员时,被机枪子弹击中,当场牺牲。

林向荣遭敌人暗算,让589团的同志们,悲愤不已,总攻太原的号角吹响后,奋勇当先,这才有了文章开头,葛和睦率先把红旗插上城头的事情,他们团也因此获得“登城先锋团”的称号。

林向荣的牺牲,让197师的领导们心痛不已,怀着悲痛的心情,给林彪写了慰问信。

收到慰问信的林彪,心情有多恶劣,可想而知,但他很明白,有革命就会有牺牲,没有怪罪任何人,直接了当回信道:“为革命而牺牲完全应该,这完全可以理解!”。

林向荣牺牲后,林彪一直瞒着父亲,谎称他去国外学习去了,可惜的是,后来被林立果说漏嘴,得知实情的老人,悲痛不已。

本来,林彪的回信,已经很明确地表明了态度,然而,18年后,林向荣之死又被旧事重提,再起风波,怎么回事儿呢?

1966年,中国进入一个特殊时代,许多老将被卷入风波,1967年3月,徐向前被宣布接受审查,为了达到目的,有些人开始不择手段,四处寻他的错处。

4月1日,叶群找到吴法宪等人,对他们说:“林总的亲弟弟死在太原战役中,据说死得很蹊跷……”。

紧接着,李作鹏开始找人问话,周士第、聂荣臻等人都被问到,但很快得出结论:“林向荣左前胸和腹部各中一弹,当场牺牲,没有后背中弹的记录。”。

有了这一结论,事情本该明确,但在接下来的一场会议中,吴法宪等人却以此质问徐向前,惹得徐向前大怒……

后来,这件事儿传到了毛主席耳中,毛主席听后也很生气:“战争年代谁家不死人?我的两个弟弟、六个亲属都死了,我还能找谁去查?这事儿一风吹了,不准再提……”。

因为毛主席的定调,此事儿才平息,只是不知道,林向荣知道自己光荣战死的事情,在18年后,却被政治斗争利用,会作何感想?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小鸭资讯网 X3.2  © 2015-2020 小鸭资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