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补偿标准 写在前面:传感器产品种类繁多,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如被测量、技术原理、敏感材料、应用领域、使用目的等进行分类。全球传感器市场中规模最大的三类传感器是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分别占据21%、19%和14%比例。 本篇报告,我们聚焦业内8 家代表性公司的产品端、下游端、模式端、研发端以及财务端五大方面,对国内传感器行业公司的发展状况及各自特色进行深度分析。 产品端:公司产品大多分布各自细分领域,综合性厂商较少。汉威科技涉足的传感器产品种类最多、范围最广,其他公司的产品大多集中于各自细分领域。汉威科技和四方光电都以气体传感器作为公司主要传感器产品,汉威科技同时生产多种其他类型传感器;敏芯股份专注于MEMS 传感器的研发与生产,主要产品包括MEMS声学、压力、惯性传感器等;保隆科技和苏奥传感主要从事车用传感器研发与生产;奥迪威的主要产品包括测距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压触传感器,在国内超声波传感器领域领先;睿创微纳专业从事非制冷红外热成像与MEMS 传感技术开发;森霸传感聚焦于光学传感器领域,产品以可见光传感器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为主。 下游端:下游市场丰富广泛,不同公司聚焦领域存在差异。汉威科技产品应用于工业和民用行业以及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健康监护、智能出行等领域;保隆科技和苏奥传感更专注汽车电子领域;四方光电聚焦于智慧医疗、环境监测和工业过程领域;森霸传感主营LED 照明、安防、智能家居领域;敏芯股份涉猎医疗、汽车、工控、消费电子领域;睿创微纳的主要下游包括特种装备以及安防、工业、汽车、户外运动、消费电子、医疗等诸多领域;奥迪威则主要服务于汽车电子、智能仪表、智能家居等领域。整体来看,汽车电子、工业制造和网络通信为主要下游领域。 模式端:包括直销、经销、仓储销售模式,境内外市场均有覆盖。从销售模式来看,汉威科技、四方光电、森霸传感、苏奥传感、奥迪威都是以直销为主,敏芯股份则采取了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模式。保隆科技在OEM 市场主要执行仓储销售模式,睿创微纳在B2B 端以直销为主,在B2C 端以经销为主,辅以电商销售。从销售地域来看,保隆科技的境外销售规模更大,四方光电、汉威科技、森霸传感、敏芯股份、苏奥传感、睿创微纳主要在境内销售,奥迪威的境内外销售规模相当。 研发端:各自深耕细分领域,各公司研发投入整体呈增长趋势。从研发投入来看,保隆科技和汉威科技的投入规模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睿创微纳投入规模涨势明显;睿创微纳和敏芯股份的研发费用率领先行业,2021H1 均在15%左右的水平。从未来研发方向来看,保隆科技、苏奥传感和奥迪威在汽车电子领域主要将传感器的小型化、智能化、轻量化作为主要研发方向;在气体传感器领域,汉威科技致力于持续推进多门类传感器的研发和市场投放,在未来高质量打造完整物联网技术平台,四方光电目前在超声波气体传感器和燃气表项目、发动机排放O2/NOx 传感器开发、拓展核心气体传感技术在医疗健康产业的转化应用三大方向持续投入;在光学传感器领域,睿创微纳致力于推动红外传感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森霸传感重点研发智能传感器;在MEMS 传感器领域,敏芯股份在MEMS 微流控芯片和MEMS 光学传感器领域进行了技术布局,睿创微纳则不断推动MEMS 技术与红外传感技术结合。 财务端:保隆科技体量最大,睿创微纳和四方光电增长较快。从体量来看,保隆科技和汉威科技的营收规模较大,2021H1 营收分别达到19.00 亿元和11.00 亿元,从增速来看,四方光电和睿创微纳营收增速位于行业高位。归母净利润方面,睿创微纳近年来增长迅速且已达到行业高位水平,2021H1 达到3.19 亿元,保隆科技增长率变动幅度较大,汉威科技2020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二者目前也都处于行业高位水平。从估值视角来看,睿创微纳目前市值最大(超过300 亿元),对应PE TTM达56X。奥迪威目前市值20 亿元,PE TTM 34X。 风险提示:行业发展不及预期;行业盈利能力下滑 (文章来源:安信证券) 文章来源:安信证券![]()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