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教育部晒双减“成绩单” 恶意涨价部分已全部退还

2022-02-26| 发布者: 小鸭资讯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本报讯(实习记者何蕊)在刚刚过去的寒假里,教育部等部门针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突出问题进行排查整治。各地排......

本报讯(实习记者何蕊)在刚刚过去的寒假里,教育部等部门针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突出问题进行排查整治。各地排查非学科类培训机构18.48万个次,发现恶意涨价机构52个,培训费恶意涨价部分已全部退还家长。

寒假期间,全国出动执法检查人员近40万人次,查处1.01万个证照不全的机构、918个证照齐全的学科类机构和4218个非学科类机构违规培训行为,对1042人以“一对一”等方式违规开展培训行为进行处理。寒假“培训热”不再显现,培训广告基本绝迹,校外培训线下街面清净,线上没有泛滥。

同时,各地开展非学科类培训收费专项排查整治工作,细化价格标准,依法依规界定恶意涨价行为。寒假期间,各地排查非学科类培训机构18.48万个次,发现恶意涨价机构52个,相关违规问题已经整改,对相关机构进行了严肃处理,培训费恶意涨价部分已全部退还家长。

教育部表示,2021年7月至今,“双减”取得明显成效。12.4万个线下校外培训机构压减到9728个;263个线上校外培训机构压减到34个;“营转非”“备改审”完成率达100%;预收费监管基本实现全覆盖,监管总额超过130亿元;所有省份均已出台政府指导价标准,收费较出台之前平均下降4成以上……第三方调查显示,85%的家长对学校课后服务表示满意,72%的家长反映教育焦虑有所缓解,90%以上学生表示学业负担有所减轻。

新学期,教育部将健全违规培训检查常态化机制,严厉打击“线下转线上”“众筹私教”“一对一”“以非学科名义开展学科培训”等违规行为,严管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防止出现新的培训热;加强非学科培训监管,遏制非学科类培训恶意涨价、超时收费等违背公益属性的行为,确保校外培训治理成效不打折扣。


常州白蚁防治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小鸭资讯网 X3.2  © 2015-2020 小鸭资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