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防cdn https://www.duotuyun.com 01 最近原本有这么一件事,算是上海疫情到处坏消息中为数不多的正能量。 这位家住上海虹口的姑娘,自己被隔离在家了,心里一直惦记着住在上海青浦、同被隔离的父亲。 她的老父亲,患有听障,不方便收快递;手脚有病痛,不能下水,无法做饭。 老人平时的一日三餐都是女儿做好送过去,如今女儿无法出门,老人住处附近的抢菜平台基本都暂停服务了,点不了外卖也抢不到菜,社区发的物资也不充裕,只好干吃白米饭充饥。 看着老父亲的近况,女儿着急得不得了。她在家做了几天份的饭菜,细致地贴了标签,又准备了不少速冻水饺和速食,想找配送人员帮忙送去。 但疫情期间,或许是运力资源本就紧张,或许是从虹口到青浦将近30公里的距离实在太远,种种因素影响,迟迟无人接单,小费加了100也没用。 情急之下,实在无计可施的女儿,想到了去求助前一天给自己送菜的叮咚小哥。 叮咚小哥爽快地答应了,只是他也面临一番挑战。 从虹口到青浦,单程将近30公里,小哥平时的坐骑是电动车,开起来路途遥远,晚上七点多出发,直到深夜十一点才抵达。 路上电瓶车没电了,他一边找路一边找换电柜;最后有段路封锁了,他步行了两三公里,才抵达了目的地,把食物给居委会,让居委会送达。 最后小哥回到住处时,已经是凌晨两点,没睡几个小时,又要早起,继续忙碌着接单送菜…… 求助人也没有料到,唯一一位愿意给她接单的配送员会经历如此艰辛。她在感动之余又万分抱歉,多次向打赏小哥,但反复被拒绝。 微信红包不收, 支付宝不是本人, 网银也试过了没有开通。 求助人试过了所有办法,最后只好以充话费的形式,将自己的心意传递给了对方。 我相信大部分人听到这个故事后的感受,都和我一样,觉得很温暖、很正能量。 一个人践行孝顺,一个人展示陌生人的善意,得到温暖的人又懂得感恩。这是艰难的疫情环境里普通人互帮互助的良性典范,是温暖的接续相传。 很多新闻称赞这一行为“温暖了一座城”。 叮咚官方得知此事后,更是欣慰发出了奖金,表扬这位小哥是“我们的平民英雄”。 如果故事就停留在这,显然是个皆大欢喜的结局,求助人得到了帮助,伸出援手的人获得了奖励,旁观者也拥有了情感上的慰藉。 可惜生活中总有太多的“但是”。 02 当这则故事被更多人关注到之后,出现了一种意想不到的声音。 他们觉得这位求助人给的打赏钱太少了,算上住酒店的钱,根本不够。 说她一边强调自己无以为报,一边只愿意抠抠搜搜地付出200块,不符合市价,实在太小气了。 也有人把这种行为上升到地域的问题,说她只给200块就打发了那位小哥,完全是欺负外省人,是“尖酸”,是“刻薄”,是“精明”。 也有不少人在评论里开价, “我虽然很穷,但我起码也会给个五百。” 这波阵仗声势浩大,很快也被当事人看到了。 她出来解释了一些情况,说自己之前一直在家带孩子,没有收入,现在刚工作没多久却又碰到疫情,拿不到工资,家里全靠老公一个人支撑。 疫情期间本就艰难,需要还房贷,需要补贴老人,还得照顾一个孩子,实在捉襟见肘,200块已经是她的“量力而为”了,毕竟她们一家也得生活。 她特意去找了最初报道这件事情的博主,希望他帮忙做一些澄清,言辞非常恳切。 她还表示自己之所有会在各种社交平台上扩散这件事情,也是因为心存感激,希望这些小哥的善举被更多人看到。自己和小哥也达成了友好的共识,约好了解封以后一起吃饭。 小哥也在采访里提到了很多细节。 小哥说,自己不是为了钱而接单,而是对她的孝顺和艰难共情了,所以接单。 “人心都是肉长的,我觉得她这么善良,还是这么孝顺的女儿,再难我也给她送过去。” 小哥一开始确实没想到路上会出现这么多意外,但也得到了很多陌生人的通融和帮助。 很多人提到200块连宾馆钱都不够这一点,小哥也进行了解释,那是叮咚统一为保障安全配送,统一给安排的住处,并不是小哥自己掏的钱。 而且他说,那位顾客一点也不冷漠和抠门,一直在对他表示感谢,两个人的沟通很友好。所以他也不理解,为什么她会遭遇网暴。 但依旧有恶意的声音出现。解释被认为是借口,反复感谢则成了虚伪。 不断有人艾特她、私信她,发送那些不堪忍受的恶意,她一晚上没睡,反反复复地解释、举证,却收益颇微,总有人从刁钻的角度反驳她。 这些恶意最终也酿出了恶果。 在被网暴的压力下,这位姑娘选择了结束生命。 得知这一消息后,我迟迟不敢相信,希望这是个谣言,直到媒体从派出所那里得到了确切的消息。 原本一件美好的事情,如今却成为一桩以生命为代价的悲剧,这已经不是遗憾和惋惜可以形容的了。 有媒体对姑娘的家属进行了采访,她丈夫有明确提到这些负面评论给她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她很在意,一直想收集凭证去进行解释。 那些精神上的压力不断堆积,把她完全笼罩了,根本没办法走出来。 在事发前后,她的精神状态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整个人像失了魂一样。或许她自己也根本搞不清楚为什么好好一件事情就变成了现在这样,为什么自己要莫名其妙接受这么多的攻击。 就是这种想不开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家属表示现在已经收集了证据,准备等后事处理好以后,向那些网暴者提出诉讼。 我也希望那些人可以付出自己应有的代价。 恶语伤人六月寒。很多人真的想象不到,自己轻飘飘的一句话,随意打下的几个字,就可以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而当他们用文字发起攻击、释放恶意的时候,他们也应该做好为此付出代价的准备。 03 但事情到这还没结束。 悲剧发生后,另一位上海本地大V发了另一条微博,把当时质疑的人全部挂了出来。 微博直接贴的是主页链接,改名也没用,网友们顺着网线就能找到你。 这条微博下,有人直接将这些人称呼为杀人犯,说希望能捐款对他们进行集体起诉。 还有人直接艾特官方账号,说应该把他们抓起来。 如果顺着主页链接点进微博,就会发现这些被挂出来的账号,也确实都被骂了。 比如其中一位,账号第一条微博数据是这样的。 三千多条评论展开基本都是这个画风。 骂他/她是杀人犯,不配做中国人,吃人血馒头。 有人设置了不能回复,就被转发骂了。 被骂的内容也大同小异,有一些还挺难听的,攻击了家人,也攻击了对方的职业。 其中大部分人没有回应。 有的直接注销了微博。 有的选择删光微博,或者设置半年可见,但可想而知,他们的私信应该也会被类似的消息塞满。 我对照了账号和发言内容,发现有些人确实网络暴力,自作自受。但也有一些人其实是被误伤了。 比如一位网友说的是“是不是可以多一点钱?” 一位网友说的是: 你说这有多大恶意吧倒也犯不上,也可能是不知道小哥的宾馆是公司报销的,所以才有这样的想法。 但充满正义感的网友不管,依然用私信和脏话填满了她的评论区、转发区,相信私信更是如此。 那这算不算一轮新的网暴呢? 甚至是一场更大规模的网暴,根本改变不了任何事情,反而不断地叠加、发散更多的戾气,让恶意更为笼罩,让正义更为疏远呢? 大家明明刚目睹了网暴导致的悲剧,希望网暴能够消失,可为什么又要用这种最糟糕的方式去“制裁”别人,让自己成为新一轮的施暴者呢? 04 接着,事情又出现了新的风向。 开始有人质疑最初曝光这件事情的博主,认为他在叙述原事件时就有失偏颇,刻意引导节奏。 他们认为博主不断渲染小哥配送很辛苦的氛围,最后轻飘飘地抛出了200块这个报酬,才显得两者非常不匹配,引发了网友和网友的争论。 而且当负面评论出现时,博主即没有及时控评,也没有主动澄清,才导致事件风向出现了极大偏差。 而且,这位博主还转发了前面那条所谓的网暴者合辑,这也让不少人心生不满。 于是这个博主陷入到一系列的自证清白中。 先是晒出当时安慰这位轻生妹子的对话记录,表示他一直在安慰轻生的妹子。而且他已经删掉很多恶评了: 然后又晒出他和轻生妹子妈妈的对话: 但这些解释是徒劳的,这博主被骂了几千条几千条评论,同时微博也罚他15天微博不允许被评论。 最终,一件原本皆大欢喜的好事,却酿成了难以挽回的悲剧。一位温暖善良的女孩失去了自己的生命,而网上嗜血的网暴者仍然在寻找下一个猎物,很难不让人觉得遗憾和唏嘘。 05 直到现在,我依旧不理解整个事情为什么会发展成这样。 不理解小哥和顾客一致达成的价格为什么会被喷成那样。 不理解这些争执的起因,不理解网友的心态,更不理解后续发生的一系列争执与悲剧。 不理解一个善良外卖小哥帮助了一个孝顺的小姑娘,这么好的事情,怎么会弄到现在这样。 我在上海,我只感觉疫情影响了所有人的情绪。 就像这位姑娘,之前的报道说她家里挺困难的,现在受到疫情影响,日子更不好过了。 可能本来她上网分享这些事是为了得到一些正能量,也给别人带来一些正能量,结果遇到的是铺天盖地的质疑声,质疑她为啥不给更多钱。 她试图一一解释、回应。但在互联网庞大的舆论环境中,她一个人很难对抗无数人的曲解,她反复的举证仿佛是白费力气,直到她耗尽希望,直到她绝望地、崩溃地选择用生命维护自己的体面。 不只是她,太多人的情绪都在崩溃边缘。 被关在家抢不到菜的人, 停工没有收入的人, 精打细算计算余额和余粮怎么安置的人, 家里有病人等着急救的人... 太多太多人都生活在消极状态下。 偏偏最近的负面消息也非常密集。 志愿者大叔和自家亲戚起冲突,最终不幸去世。 主人被隔离后,小狗被在街上活活打死。 还有各种真的假的负面消息一起出来,每个人都敏感、暴躁,或多或少都有些心理问题。 毕竟一条负面新闻带来的痛苦,可能是十条正面消息都无法缓解的。 失眠、焦虑,在群里索求安眠药的人也很多。 我已经也因为各种事情,很久没有睡好了。 打开手机,朋友圈都是同样抢不到菜的在哀嚎,各种群里不是在吵架,就是大家一起丧。 打开微博,每一条和疫情有关的帖子下面都吵作一团,各种人身攻击,各种地图炮齐飞。 我内心有个声音问我“这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只能在内心和自己默默说,等到疫情过去就好了,等到解封了就好了。 至于最近,只能想办法调整情绪吧,总要相信未来会好的。甭管未来有没有希望,至少得相信它有。 可是,越是在这样的时候,我们越是要与人为善,在骂人之前想一想,我们之所以这样生活,并不是因为你要骂的那个人。 我们也不应该把生活的戾气去投射给一个网络上萍水相逢的陌生人。 不要让这些负面情绪影响到自己,也不要让被影响的自己去伤害其他人,温柔一点,善良一点,多看看事情好的那一面。 说话做事前也多想想,是对自己对别人都好的事情,是照顾别人,也是保护自己。 最后给大家几个建议: 1,睡觉前别上网,别看群里那些负面新闻。 别看微博或是其他社交媒体上的消息,里面总会有一些让你很难过的评论,也会有危言耸听的谣言,这样你的睡眠质量会提高不少。 当然,如果你就爱和人吵架,越吵越快乐,那你高兴就好。 2,人的心情受激素影响很大,很多时候不是我们自己能控制的。所以如果不开心了,可以尝试改变自己的状态来刺激多巴胺的分泌。 比如在家里做一些无器械运动。 比如泡一个热水澡,去阳台晒晒太阳。 实在不行可以看个片自己安慰自己一下,这是最高效获得多巴胺的方法。 有条件的话多吃点甜的,甜的让人快乐。 3,人在没事情做的时候很容易迷茫痛苦,所以在家里找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能帮助我们调节情绪。 比如用手上仅有的食材忙一桌晚餐,然后拍好看的照片分享给朋友,大家一边直播一边cheers。 比如学一门一直想学的外语,把隔离的痛苦时光用在背单词上。 比如打开各种ktv软件在家自己唱歌录下来听,下一些电影看,或者玩一些之前不会尝试的游戏。 当然,如果你工作特别忙,或者你热爱你的工作,那就没这个问题。 这都有助于改善心情。 希望大家精神都能健康,撑过这一轮疫情。 无论未来会怎样,至少先把这轮给撑过去。 -END- 可以看到一篇“性瘾者”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