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方正证券: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港股反弹仍未结束 推荐两大投资主线!

2022-04-11| 发布者: 小鸭资讯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摘要:行情回顾:3月份,恒生指数较为波动,整体跌幅达到3.38%。分行业来看,能源业、综合业、电讯业增长幅度......
ppp影视在线看最热影视 https://www.ppp.run

  摘要:

  行情回顾:3月份,恒生指数较为波动,整体跌幅达到3.38%。分行业来看,能源业、综合业、电讯业增长幅度较大,增幅分别为8.76%、1.87%、0.69%;必需性消费业、工业、非必需性消费业、医疗保健业、资讯科技业降幅较大,降幅分别为15.01%、12.04%、11.06%、8.10%、7.69%。估值:恒生综指估值目前处于历史低位,PETTM仍处于3年均值之下。从AH股溢价来看,处于过去3年溢价均值以上。南向资金:3月份,南向资金净流入港股488.80亿港元。按照Wind十大活跃成交个股口径来看,工业、必需性消费、公用事业、地产建筑业流出较多;资讯科技业、非必需性消费品、医疗保健业、能源业流入较多。香港和国际中介资金流动:3月份,国际中介、香港中介资金流出金额较多,而港股通逆市买入。根据本文估算,2022/3/1-2022/3/31国际中介、香港中介、中资中介、港股通分别流入-346.09、-583.02、283.58、551.35亿港元。港股回购:2022/3/1-2022/4/6,港股整体回购约62.1亿港元。按照恒生二级行业分类,软件服务、保险、资讯科技器材、公用事业II、医疗保健和服务业回购金额较多,分别回购24.86、18.65、8.27、5.83、1.35亿港元。

  板块推荐:主线一:关注稳增长政策下的地产、金融、煤炭、钢铁等板块,尤其看好地产政策放松带来的地产链相关的投资机会。主线二:本文看好“双碳”政策下的新能源、高端制造业、数字经济、医疗健康等赛道的长期表现,建议逢低布局有竞争力的个股。

  后市展望:本文认为目前港股反弹仍未结束,将进入反弹后半段,未来一段时间港股利多与利空并存。市场的主要利多因素为内地稳增长政策。市场主要利空因素是美联储加息缩表、我国国内疫情、以及中美关系的边际变化。港股2季度反弹结束后,在利多与利空的交织影响下可能横盘震荡,最后走向调整,尤其是3季度需要警惕港股下跌的风险。

  风险提示:俄乌军事冲突发展超预期;全球货币政策变化超预期;内地经济放缓超预期;中美关系边际变化超预期。

1

  2022年3月份港股行情表现

  3月份,恒生指数较为波动,整体跌幅达到3.38%。一方面国内多地疫情形势较为严峻,影响经济预期;另一方面,投资者情绪脆弱,如3月10号,美国证监会按照《外国公司问责法》认定五家中国公司为“有退市风险的”发行人,中概股、港股风险偏好严重受挫,从3/10-3/15,万得中概股100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恒生指数、上证指数分别下跌25.70%、20.97%、10.73%、5.91%。但3月16日,市场拐点出现在刘鹤主持的国务院金融委会议后,会议“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等内容大幅度提振市场信心。3/16-3/31,万得中概股100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恒生指数、上证指数等出现大幅度反弹,涨幅分别为24.99%、31.26%、19.45%、6.14%。

  从分行业来看:能源业、综合业、电讯业股票涨幅较大,增幅分别为8.76%、1.87%、0.69%;其中能源业上涨主要原因系煤炭等价格维持高位,带动企业盈利增长。必需性消费业、工业、非必需性消费业、医疗保健业、资讯科技业降幅较大,降幅分别为15.01%、12.04%、11.06%、8.10%、7.69%。下跌幅度较大主要原因系(1)三月份国内疫情较为严峻,抑制了消费复苏,拖累相关行业盈利预期;(2)3月10日,美国证监会认定五家中国公司为“有退市风险的”发行人,中概股大跌打击香港市场整体风险偏好;(3)俄乌战争没有结束,加大了美国治理通胀的难度,美联储政策更加收紧的预期上升,美国未来加息缩表或导致部分资金从新兴市场回流美国。

2

  港股整体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

  恒生综指估值目前处于历史低位,PETTM仍处于3年均值之下。从PETTM来看,估值排在前5位的分别为非必需消费品、资讯科技业、必需性消费品、公用事业、原材料业,估值分别处于过去3年的52.32%、45.04%、13.07%、90.14%、22.30%分位。从AH股溢价来看,处于过去3年溢价均值以上。恒生港股通新经济指数估值处于过去3年PETTM均值附近。

3

  南向资金流动

  3月份,南向资金净流入港股488.80亿港元。按照Wind十大活跃成交个股口径来看,工业、必需性消费、公用事业、地产建筑业流出较多,分别流出24.24、5.63、4.47、4.22亿港元。而资讯科技业、非必需性消费品、医疗保健业、能源业流入较多,分别流入312.77、92.61、44.37、18.90亿港元。从个股层面来看,流入资金较多的股票为腾讯控股、美团-W、李宁、药明生物、快手-W,分别流入196.51、91.91、75.56、37.78、28.13亿港元。而流出较多的股票为建设银行、京东集团-SW、舜宇光学科技,分别流出18.34、28.44、28.68亿港元。(京东集团-SW并非港股通的南向交易合资格股票,但是持有京东集团-SW股份的港股通投资者可经港股通于联交所出售京东集团-SW股份)。

4

  香港和国际中介资金流动

  3月份,国际中介、香港中介资金流出金额较多,而港股通逆市买入。根据本文估算,2022/3/1-2022/3/31国际中介、香港中介、中资中介、港股通分别流入-346.09、-583.02、283.58、551.35亿港元。除港股通以外,其他中介合并流入-645.53亿港元。

  由于无法直接获得港股外资持仓,可通过Wind数据中的各类中介公司类型大致估算各类资金在港股持股数量和价值。本报告假设外资券商、港资券商、港股通&中资券商分别代表外国资金、香港资金和大陆资本。此处由于计算口径不同,港股通流入金额与官方数据有出入,结果仅供参考。在估算资金流动金额时,会剔除掉一些中介机构持股数量的异常波动(如托管原因而非真实买卖等因素),可能会引起误差,结果仅供参考。

  分行业板块来看,3月份国际中介资金流入工业、能源业、原材料业、公用事业板块较多,分别为22、15、12、7亿港元;而流出资讯科技业、金融业、医疗保健业较多,金额分别为153、81、69亿港元。香港中介3月份资金流入金融、原材料业板块较多,流入金额分别为7、5亿港元,而流出资讯科技业、地产建筑业、非必需性消费、能源业较多,分别为232、101、71、42亿港元。

  3月份,国际中介和香港中介均在煤炭、黄金及贵金属板块持股市值增加较多。从2月28日到3月31日,国际中介在煤炭、黄金及贵金属板块持股市值分别增加23.46%、6.5%,而香港中介在该两板块持股市值分别增加11.38%、8.77%。

5

  港股回购

  2022/3/1-2022/4/6,港股整体回购约62.1亿港元。按照恒生二级行业分类,软件服务、保险、资讯科技器材、公用事业II、医疗保健和服务业回购金额较多,分别回购24.86、18.65、8.27、5.83、1.35亿港元。从公司层面来看,回购金额排前五的公司分别为腾讯控股、友邦保险、小米集团-W、中国燃气、平安好医生,回购金额分别为24.01、18.63、7.98、5.53、1.34亿港元。

6

  4月份推介板块

  6.1 主线一:稳增长政策下房地产、金融、煤炭、钢铁等投资机会

  关注稳增长政策下的地产、金融、煤炭、钢铁等板块,尤其看好地产政策放松带来的地产链相关的投资机会。(1)地产板块:从居民端来看,据中指研究院不完全统计,今年1季度有60多个城市出台放松限购限贷政策、降低首付比例等刺激性政策。根据Wind数据,2022年3月国内首套平均房贷利率、二套房贷平均利率分别为5.28%、5.57%,环比分别下降0.11%、0.10%。从企业端来看,房企融资环境出现边际改善,比如开年以来多家房企获得并购类融资。本文认为在消费增长受疫情制约背景下,房地产是2022年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房地产政策在2022年或将不断边际放松。建议密切关注房地产销售数据在触底后是否随疫情好转而回暖。建议关注央企房企、财务状况优良的头部民营房企、以及整合能力突出、较高增长确定性的物业股。

  (2)金融板块:在稳增长政策下,银行贷款业务有望反弹。2022年4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适时灵活运用再贷款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更好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同时2022Q1贷款需求指数虽同比下降,但是环比上升4.6%,体现贷款需求的边际改善。我们认为在稳增长政策下,房贷等需求若反弹将有利于改善银行贷款业务。

  (3)煤炭、钢铁、水泥等周期板块。从需求端而言,在稳增长政策下,基建和地产投资将会带动煤炭、钢铁、水泥的需求;从供给端而言,俄乌冲突等因素对全球能源价格有所冲击。整体而言,本文认为稳经济背景下基建和地产投资有利于提振相关周期行业的景气。

  6.2 主线二:长期来看,推荐新能源、高端制造、数字经济等赛道

  本文看好“双碳”政策下的新能源、高端制造业、数字经济、医疗健康等赛道的长期表现,建议逢低布局有竞争力的个股。

  “双碳”政策:新能源消费端:关注上游技术壁垒高、产品可替代性弱、产能有保障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以及下游里核心技术领先、量产能力强的智能汽车制造商。 关注电网建设、储能系统领域拥有关键技术的企业;融资成本低且项目储备丰富的新能源基建建筑公司;扩张能力强、应收账款补贴占比低的新能源运营商。

  高端制造:高端电子元器件、半导体、军工等高景气行业。

  数字经济产业链:关注“东数西算”等基础设施建设、5G智能运营商、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板块优质个股。

  医药:因上海等多地出现疫情,关注疫情相关的疫苗接种(如序贯加强,即异源加强)、新冠口服药研发、中药等相关医药股,同时关注医药细分板块的超跌反弹和估值修复。

7

  后市展望

  本文认为目前港股反弹仍未结束,将进入反弹后半段,未来一段时间港股利多与利空并存。市场的主要利多因素为内地稳增长政策。4月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的国常会提出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时“要适时灵活运用再贷款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更好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市场对进一步降准降息的预期进一步加强。市场主要利空因素是美联储加息缩表、我国国内疫情、以及美国中期选举背景下中美关系的边际变化:(1)在美国通胀高企背景下,近期公布的3月议息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可能会在接下来议息会议中会有数次50个基点的加息,并可能最早于5月开始以每月至多950亿美元的规模缩减资产负债表。海外流动性进一步紧缩的预期不利于港股反弹。5月份美联储一次性加息50bps概率大幅上升。根据CME数据显示,截至美国中部时间4月9日1:17,市场预计美联储5月份只加息25bps的概率19.5%,而一次性加息50bps的概率达到80.5%。假设每次只加息25bps,在2022年剩余的议息会议中,加息九次及以上概率为74.40%、加息八次及以上概率为96.60%、加息七次及以上概率为100%。(2)近期国内疫情较为严峻,线下消费承压,港股部分板块或将继续低迷,疫情反复损害市场信心。(3)美国政客炒作中国话题,比如近期我国外交部对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将率团访台一事提出“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来”,“中方已就美政府派员赴台活动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此类事件将影响港股的风险偏好。

  港股未来反弹结束后,在利多与利空的交织影响下可能横盘震荡,最后走向调整,尤其是3季度需要警惕港股下跌的风险,3季度美国加息缩表的影响将逐步显现。港股未来的主要矛盾是美国加息与缩表,无论俄乌冲突如何演化,美国加息与缩表都将进行。美国加息与缩表若力度超出预期,则对股市是利空;若不及预期,则反而可能反映美国经济出现衰退风险或者股市出现调整过大的风险,鉴于美国通胀在今年2季度内难以回落至合意水平,即使有“投鼠忌器”般的鹰转鸽也是利空而非利好。此外,中美关系的边际变化也是港股波动的重要变量,今年是美国中期选举年,美国政客为提振选情,在大国博弈的背景下可能不断制造中国话题,不利于港股风险偏好。鉴于内地目前的疫情状况,进一步的稳增长政策有望出台,有利于港股继续反弹。

(文章来源:党崇钰投资笔记)

文章来源:党崇钰投资笔记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小鸭资讯网 X3.2  © 2015-2020 小鸭资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