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五一手机线下渠道观察:有喜有忧 国产品牌受追捧

2022-06-01| 发布者: 小鸭资讯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在传统的“金三银四”,手机厂商们扎堆发布新品,但难掩大盘整体的颓势。从2017年至2020年,在经历了连续4年整......

在传统的“金三银四”,手机厂商们扎堆发布新品,但难掩大盘整体的颓势。从2017年至2020年,在经历了连续4年整体出货量下降后,2021年大盘好不容易迎来正增长(尽管只有1.1%),随后在今年第一季度,手机行业却再度迎来“寒潮”。IDC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今年Q1,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7420万台,同比下降14.1%。

其实早在2017年,中国的手机渗透率已经高达96%,行业进入存量市场已是定局,但目前看来我国智能手机市场仍未迎来突破性的技术,以刺激消费者换机,换机周期已被拉长至25-30个月。中国手机市场的整体销量中,线下市场占据70%的容量,而在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线下渠道的客流量被压制,一度出现“关店潮”。“五一”的线下渠道,可以视为当下手机市场的一个缩影。

疫情无疑给线下渠道的商家们造成了不小的冲击。记者通过采访多位渠道商获悉,在河北、山东一些二、三线城市,渠道商在五一假期的成交量出现了下滑。在河北运营了61家手机零售连锁店的王青山就表示,“五一当天保定市属于管控状态,因此,那天手机销量大概同比下滑了60%,预计整个5月份会有同比20%左右的下滑”。

在防疫情况稳定的地区深圳,渠道商们则更为乐观。大型渠道商吕明表示,公司在深圳的60家门店整体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30%,福田、罗湖、南山三个区的门店购销两旺。不同于往年节假日消费高峰出现在假期一头一尾,今年公司旗下门店在5月2日迎来销量爆发,5月2日当天较1日销量还上涨了50%左右。这得益于深圳疫情防控效果好,另外一方面,政府发放消费补贴对线下消费进行刺激。

在等待外部情况好转和补贴刺激之外,渠道商们并未躺平,都在寻找着破局之道,例如加大与运营商之间的合作、倾斜更多的资源到盈利能力更强的合作品牌身上等。身处山东临沂,运营着31家手机零售门店的孙朝政透露,“今年主要加大了与荣耀的合作,荣耀有点像2017年左右的华为,势头很猛,对渠道方让利也比其他品牌多,如果我们紧跟着荣耀走,就会享受到一些提升的红利”。

目前为止,OV等品牌并未在扶持渠道商方面有更大动作,反而通过“兼并”策略,更高级别的省代兼并掉低级别的省代,甚至再往下兼并掉市代,从而达到减少分级,多增利润的效果。荣耀在助力渠道商方面则已经拿出实质方案,通过让利给线下的方式,一定程度上帮助渠道商们缓解门店的压力,提振渠道商们对今年第二季度和下半年的消费市场的信心。

在扬州拥有51家门店的徐家有介绍,从今年一季度开始,荣耀提高了给渠道商的产品毛利率,目前已经成为TOP5品牌中毛利率最高的品牌,其次是华为。苹果还是稳定走量,但相对国内其他品牌,利润微薄。

在利润空间之外,产品是否好卖对于渠道商来说也是至关重要,因为能够缩短库存周期,形成“活水”。Canalys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荣耀以1500万台的出货量和 205%的增长率首次登顶国内市场,OPPO、苹果居第二三位,vivo、小米列第四和第五。吕明表示,今年五一期间销量对比去年有大概30%的增长,“具备创新力、产品线全的品牌更好卖”,走量机型分别是荣耀Magic4、华为P50、荣耀60以及华为nova。其中,荣耀在高端机中的占比达到了60%。“这是个很少见的现象,以前华为高峰期的时候曾出现过”。

今年年初,在荣耀Magic V发布后,荣耀CEO赵明表示,“线下实体店的压力是蛮大的。我们也在考虑2022年要如何真正帮助和赋能它们。” 一是荣耀以Magic系列这样的优秀产品,去吸引消费者主动去店里体验。二是“帮助经销商去提高效率,比如从线上帮助它们引流,推动渠道运营的数字化转型等等”。

疫情对所有手机品牌来说既是一场考验,也是一场催化,在此背景下,手机厂商寻找破土空间、挖掘增长潜力并非易事,但也正是因此,更需要有人来共同温暖这个行业,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快地让它复苏。


抖音充值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小鸭资讯网 X3.2  © 2015-2020 小鸭资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