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比尔盖茨说对了,英芯片巨头正式官宣,“断供”华为后果出现了

2022-07-12| 发布者: 小鸭资讯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比尔盖茨说对了,英芯片巨头正式官宣,“断供”华为后果出现了由于美国的请求,很多厂商采用了美国的技术,......
校园体育 http://www.fsygwl.com/

比尔盖茨说对了,英芯片巨头正式官宣,“断供”华为后果出现了

由于美国的请求,很多厂商采用了美国的技术,技术巨人也遵守了这些规定。与某一特定的顾客进行交易,必须得到美国方面的许可。

而且也不是所有的申请都能被批准,这就造成了产品和装备不能为特定的顾客提供。英国的晶片巨人ARM公司也被切断了供应,而V9的最新结构并未被华为使用。

不过ARM的处境也不容乐观,一个接一个的噩耗传来,官方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减一千多人。ARM的未来是什么?难道比尔盖茨说的是真的?

英晶片巨人陷入困境

ARM在全球的晶圆供应链中并未涉及到晶片生产,亦未推出任何晶片设计产品,但其存在却是关键。

由于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芯片制造商,都是用ARM来做芯片的,没有ARM,那么麒麟,骁龙,A系列,天玑这些芯片,都会被人遗忘。

按理说,这个占据了手机芯片行业的公司,应该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实际上,ARM并没有出现他们预想中的情况,反而是一片狼藉,一片狼藉。怎么会这样?

ARM这些年的发展,可谓是一帆风顺,先是被软银收购,之后又被软银卖给了英伟达,他们原本以为,ARM公司会有翻身的机会,如果能跟上英伟达的脚步,那就更好了。不幸的是,软银的销售以失败告终,面对着无法克服的管理压力。

如果不是ARM在芯片行业的地位,光是这件事情,就足以让人望而却步了。

但更糟糕的是,ARM官方宣布将在全世界范围内削减1000个雇员。

这对ARM来说,简直就是雪上加霜,在英伟达铁了心要收购ARM的时候,ARM的市值就高达660亿美元。

并购失败后,软银在推进ARM的时候,面对着选址的压力,很可能IPO并不容易,接下来就是裁员了。从历史到现在,ARM的经历都不是一帆风顺,而是一波三折。也许华为“断供”的结果就是这样。

像其他遵从规定的厂商,ARM公司也在中断供货。V9的最新体系结构还没有对华为开放,其他的芯片设计公司都是用V9来开发,华为和海思的V8还是处于V8的状态。ARM口口声声说V9不是美国政府控制的,但华为的名字却并没有出现在V9的许可清单上。

不过还好,ARM的架构并非只有ARM,华为这边也有RISC-V的平台,而华为也是针对NPU自主研发的达芬奇系统,所以短期内应该没什么太大的影响。

ARM的未来是什么?

ARM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倒也不奇怪,毕竟ARM一直处于下风。ARM被软银收购,必须根据软银的战略规划来进行调整。

而美国的技术,也被ARM公司运用到了世界各地,即使没有了美国的技术,ARM也很难摆脱这种压力。还好,英伟达并没有将ARM买下来,否则ARM变成美国公司,那就更糟糕了。

但即便如此,ARM的被动也没有解除。既然ARM公司通过裁员来减轻压力,那就意味着ARM正在加紧生产,为下一步的艰苦努力做好准备。ARM的未来如何?

眼下,唯一的出路,就是上市。英伟达那边也证明了,这次的并购是行不通的,以后也不一定会有其他公司愿意买ARM,软银也不会在这种毫无意义的事情上浪费时间。

因此,软银把ARM推向了公开市场,并且对ARM寄予了很大的希望。软银正在寻找600亿美元的ARM上市,如果ARM能够以这个价格上市,那么它就有机会扭亏为盈。

像英特尔、高通等企业,都对ARM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如果IPO成功,那么他们将会加入到ARM的行列中,从而保证ARM的应用不会受到影响。

当然,有办法是一回事,能不能活下来就是另一回事了。ARM毕竟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公司,为什么要在这里上市,这本身就是一件很有争议的事情。

而且ARM公司本身也是风起云涌,不确定因素很多。如果ARM公司上市了,却忽然传出了裁员的消息,那么公司的市值和股票价格就会出现一定的波动。

软银显然了解这些问题,并希望通过600亿的市值来获取更高的收益。但只要是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ARM的价值。

在结尾处写下

从ARM公司的情况来看,比尔盖茨说的没错,断供只能让他们丢掉高薪工作,让中国人自力更生。目前中国的很多芯片企业都在关注RISC-V体系结构,一旦出现新的问题,他们也会做出相应的反应。

大家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欢迎您的评论和转发。

图片源于网络。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小鸭资讯网 X3.2  © 2015-2020 小鸭资讯网版权所有